小编在近半年参与了多个存量风电场的评估,发电量均不是很理想,总结原因,无外乎前期评估过程考虑不周,或实际运行阶段管理疏漏较多。而类似的情况,在目前的存量风场中比比皆是,可见对于存量风场的增功提效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。
在本文中,小编将结合自身的项目经验,对主要的一些发电量提升思路做一些总结。
技术角度:
我们先看看发电量的计算公式,了解一下影响发电量的因素有哪些:P = 0.5rV3ACpη
(一)风资源V
1 改善单个机组的风资源状况
风资源不好的机组移位至风资源好的位置; 加高塔筒,或减小机位附近的粗糙度;
2 改善整场的风资源状况
通过整场风资源的合理调配,减少机组间尾流的影响,牺牲个别机组的出力情况使整场发电性能最优。
(二)扫风面积A
1 加长叶片(叶片根部或叶尖加长)
2 小叶片换长叶片
(三)空气密度r
根据空气密度跟踪优化 Kopt的调节
(四)风能转化效率Cp
1 恢复或提升叶片的气动特性
清洗叶片污染物; 修补叶片; 叶片零位校准; 加装涡流发生器。
2 优化控制策略,跟踪最优 Cp
动态最优桨距控制(从传统查表模式优化成 PID控制模式); 动态最优桨角控制; 双模控制(提升双馈机组的低风速阶段的运行效率); 偏航优化(通过激光纠偏,提高机组的对风精度); 切入切出风速优化(校准风速仪)。
(五)大部件的运行效率η
(齿轮箱、发电机、变流器等)
优化相关部件设计缺陷:如散热器功率低,继电器电流阀值过小等; 恢复、提高部分传感器及零部件精度:如转速传感器精度、温控阀改造等; 根据风场特定环境,如春天容易飘柳絮堵塞散热口,冬天温度太低影响润滑等情况,可制定相对应的优化策略,保障相关部件的正常健康运行。
管理角度:
(一)检修维护策略优化
分析历年风速和限电数据,合理编制全年检修和技改时间计划,不限电地区安排在小风期,限电地区安排在限电严重月份。
(二)备品备件管理优化
做好备品备件的统计,分析使用情况,准确掌握常用备品需求,合理进行储备。
(三)负荷调度管理优化
积极与调度沟通,在电网调度负荷指令下,根据风电场设备特性,确定风机运行数量和风电场送出负荷,达到增发、抢发的目的。
(四)场用电管理优化
整合系统各类运行信息,结合电气运行方式特点,有针对性的根据年度、季度、月度不同工况,开展电气设备优化工作,不断提高电能传输效率,降低场用电率。
(五)技术的交流与传承
风电场一般地处偏远地区,人员流动大,要确保专业技术的交流与传承,保障运维水平。